2015年初我正式步入了IT職場,入職了一家小公司,客戶方為華為。華為雖然作為IT界的大佬,但是也被不少人稱為IT界的“富士康”。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心里不禁欣喜若狂,但不免心里恐慌。開始擔心我的工作,畢竟對于這一行,我沒有一點實戰經驗。
初入職場,領導分配一個新業務特性的測試任務,拿到需求文檔、設計文檔后就開始寫測試方案和測試用例了,心里特別希望可以按時完成任務,BUG的DI值也不要那么難看。但是事實上,雖然測試理論也許是短期的一個巔峰值,但是等你真正干活的時候,老是由于各種擔心,各種顧慮,各種不確定等的外界因素的干擾,降低了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所以我想說的是,處理好同事的關系很重要,社交也是一門學問。大佬不敢問,可以問老員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不管是專業技術還是業務知識,都是你走好職場第一步的墊腳石。
接下來的幾年的工作,雖然有過跳槽,但也一直奔波在華為的合作方公司。沒有什么好和不好,凡事都是相對的。雖然偶爾工作強度不是很可觀,總體還是可以的,但是成長相對來說是快一點。另外職場也不能是一帆風順的,有過項目組的頻繁更換,也有過為了版本過點趕進度的加班加點,但也有連續獲得業務線的“月度之星”,“IOT業務標兵”,“性能專項小組核心骨干”等榮譽稱號的喜悅。
近期的主要參與的是中國電信物聯網的項目,作為性能測試小組的核心骨干,主要負責如下工作:
1)兩年測試TC管理經驗,負責制定測試計劃,分配測試任務
2)升級和備份測試環境,維護測試環境的正常運行
3)協助開發分析bug原因,提供功能以及性能修的優化建議
4)指導測試人員輸出ATP用例,引導組員同客戶完成測試驗收工作
5)提前識別測試風險,檢驗測試質量,輸出測試報告和質量報告
6)組織新員工培訓,組內傳遞業務技能、測試技巧等
7)維護API接口的責任田,輸出測試總結文檔,解答組員疑惑
8)設計API接口測試套、參數文件以及部署周邊對接網元模擬樁
9)利用jmeter工具進行壓測、利用Nmon工具監控資源、打印數據庫AW報告
10)統計測試結果、分析性能瓶頸、輸出測試報告
11)配合測試經理完成產品的交付資料和交付驗收
項目整體的研發以及運作周期兩年多了,目前迭代需求相對較少,已經轉向了運維階段,真正見證了項目從研發階段到最后的成功交付。作為測試人員,是把控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卡,后端出現應用場景漏測問題,測試需要負責全責。個人認為測試人員可以不懂代碼,但是真的不能不懂測試流程,不懂需求背景,不懂系統架構。在專項測試中尤其突出,不了解需求背景,不懂系統架構,根本無法設計出正確的測試方案。例如系統是根據源端IP地址做負載均衡,我們就必須做IP“欺騙”來更真實的模擬真實場景。只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高效的設計測試方案,也可以快速定位問題,從而來提高產品的整體交付質量。
作為一個IT測試的新手,我們可以從處理好人際關系開始,順利邁入測試工作圈;其次在參與項目的測試過程中,多思考,多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最后提醒大家,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我也一樣。勸誡大家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也許下次遇到新的問題或者忙著頭暈腦脹的時候,你也許可以從筆記中尋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