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號周末的這一天我醒的的特別的晚,從睜眼到清醒已經是九點多了!發了一會小呆,看了一會IG奪冠的視頻傻樂,然后穿著睡衣拖鞋出門把垃圾丟了,順帶著買了一份外賣回來。吃了一份炒面,喝下一罐啤酒,看了看時間,就一點多了,又看了看日期,是18號!而我還以為可能是16號或者17號!這18號就意味著我必須寫點什么了,因為這個參賽的約定;或者我對獎金還抱有期望;還有就是沒事亂跟朋友立的flag,一份大餐或一份下午茶什么的。
那么我能寫點什么呢?從十月中旬就發起的征文活動,這個準備過程有點漫長,漫長的使我逐漸慵懶,懶惰到放棄也不覺得可惜了。十一月初時候就已經寫了幾句話,因為感覺過于的官方式裝逼就丟進了公司電腦的垃圾箱里。再然后,想了很多忘了很多,再再然后,就18號了!我想我可能是實在沒有什么好見解的了,因為我只是個小測試,只從業兩年基層的測試工作,勉強算得上是測試行業里的小學生吧!對于這個行業,還只是懵懂!或者我能從一些書名很高大上的“著作”中尋章摘句來裝裝門面。
譬如說在我剛開始學習測試的時候在一本忘記了名字的軟件測試指導書中讀到過這樣的一句話:
“我們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有些話是一句頂一萬句的,這一句,可能是所有技術類書籍中,描述非技術部分的話語中,不吹逼,不宣傳,最中肯的一句話了吧!
上周末在南京我姐家吃飯,聊到過一些事情,我姐也是做測試的,仕途走的比我要好的多,談到為什么投身測試這個行業。我想了想,還真的是因為什么都不會做,才做了測試!大學混了好幾年,除了混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入世態度和半身贅肉,什么也沒有學會,實習的時候賣過家具,覺得搞不來實習結束就自行離職了,之后在學校賴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回家閑了一段時間,家里已經在安排我學修理個電瓶車或者電冰箱什么的了。若如此,我現在可能會在家鄉的某條街道上,租個小鋪,每天干些扒輪胎、接線頭的活計!
當然了,即使那樣,我也覺得挺好的!
后來是經過我大伯的推薦,到南京參加軟件測試培訓,從此也就投身了測試這個行業。到現在做了兩年了!從陌生到成熟,從磕磕絆絆慢慢到穩定,這兩年所有的故事幾乎都跟隨著自己的新的職業重新展開,而那段從大學開始就像復制粘貼一樣的篇幅也逐漸的敞開心扉的描述了一些新鮮的東西!但是我覺得這一段并沒有分享的必要性,一是因為篇幅有限,二是因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不用去攀比誰的更精彩!
我很感謝測試,這是真的,因為它給了我一個生存的方向,所以想說說關于生存上的事。我能想到的如果我去修理電瓶車,只要街上還有開電瓶車的,我可以修到60歲,如果手腳還靈便,也許能修到80歲,再往后怕是得有帕金森,但是測試,我能做到多少歲呢?30歲?35歲?40歲?初級的基層測試工作,已經有大批的95后了,不久的將來還有00后,他們在學校里學的是最新的知識,接觸的是最新的科技,擁著新時代最開闊的視野和年輕的活力,熬到三十歲的我能拿什么去和他們PK呢?熬夜加班點點點的經驗嗎?
我想這是我到三十歲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然后35歲一個,也可能40歲一個,5年一個坎或者10年,也是每個測試工程師會面臨的問題!怎么面臨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寄遇和人生經歷吧!
做了兩年測試了我從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到逐漸的對它產生興趣,并不好意思去說熱愛,但是我喜歡它,樂于尋找Bug,并為Bug的修復使得系統更加的完善而感到內心滿足和雀躍,這種感覺就像是看到郭靖練成了降龍十八掌第十八掌一樣,長舒一口氣,感覺圓滿了!所以我想說說關于技術上的事,因為我只是個小測試,眼界有限,只略表淺見!我待過的大多數項目還是做基礎的功能測試的份量居多,極少數利用工具的也只是點到為止,并沒有做深入研究,我想可能每個人都會跟隨形成的體系和慣性走,而大多數人把測試當成一份過日子的工作而不是一項研究。但是我覺得很多事并不是工作上不做要求,而是因為知識上存在缺漏、技術上沒有達到、眼界沒有開拓、思想不去探索而無從去做突破。
最后一點,因為我是一個小測試,我想談談測試的地位的問題,我一開始和開發交流都是小心謹慎的,有時候遇到平易近人的開發,有時候遇到趾高氣昂的開發,司空見慣!大多數中國軟件行業公司都不太重視測試,更不會重視測試的地位,除了大大小小的公司為節約成本壓縮測試可發揮的空間外,我覺得還是有我們自己不爭氣的原因存在,我們可能很多時候從出身到能力都沒有給人一種正規軍的印象。
所以我們的地位,可能需要我們收拾好自己,再去爭??!
最后還是那句話收尾吧!
“我們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我們還能做些什么?”